• 酒推厂网-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欢迎您!
  • 资讯
  • 百科

首页>资讯>存量市场下如何博弈?西凤打造老牌名酒的逆势扩容样板

存量市场下如何博弈?西凤打造老牌名酒的逆势扩容样板

2025-09-03 14:49:45来源:云酒说 阅读量:6

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《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》显示,白酒行业正进入“存量竞争+结构升级”的深度调整期。

那么,在存量竞争乃至缩量竞争的态势下,酒企如何寻找永续发展的动力?如何才能在存量乃至缩量的市场空间下寻求自身的位置?

老牌名酒西凤酒,正以“持续推动质量提升”与“另辟蹊径力推品牌出海”的双线并行模式,打造出存量市场空间下实现自身扩容的崭新样板。

存量市场如何实现永续发展?

对西凤酒而言,持续进行品质提升、推进品牌出海,既是主动性战略导向的结果,也是其应对目前市场竞争态势的一种现实选择。

6月18日,中国酒业协会发布《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》。这份报告显示,白酒行业正进入“存量竞争+结构升级”的深度调整期。

存量市场的典型特征是,行业产量下降且分化明显,在消费承压的情况下,市场进入存量时代。

近年来,白酒市场呈现出产量不断下降、渠道库存积压不断扩大的趋势。

2023年,白酒产量629万千升,同比下降5.1%;白酒行业销售收入7563亿元,同比增长9.7%;白酒行业利润2328亿元,同比增长7.5%。

2024年,989家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414.5万千升,同比下降1.8%;白酒行业销售收入7963.84亿元,同比增长5.3%;白酒行业利润2508.65亿元,同比增长7.76%。

“从各种迹象来看,中国的白酒市场,已进入存量竞争乃至缩量竞争的时代。”酒业专家、九度咨询董事长马斐认为,这意味着,酒企要在有限的市场总量下,做更为激烈的搏杀,才可求得生存和发展。

行业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判断:白酒产量从2016年的1358.4万千升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414.5万千升,累计降幅达69.5%,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。白酒行业呈现出产能总量年年下降,销售收入增幅大幅降低的总体趋势。
 

中国酒业协会的调研显示,当下,80%的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,消费多元、强分化、宽度竞争已成事实。

一些老牌名优白酒企业正在肩负着寻找行业永续发展动能的重任,为中国白酒的未来开辟新路。

“西凤酒作为中国老牌四大名酒之一,在继续高举凤香型大旗的同时,正着力凸显品质、外拓空间,以应对目前存量市场竞争的态势,为行业永续发展开辟新路。”马斐这样评价。

事实上,相关调研显示,在目前存量竞争的态势下、在消费理性化的趋势下,虽然消费者的消费频次下降,但其对品质的追求不会降低,质价比是消费者理性选择的核心支撑。

这构成了西凤酒对品质追求的外在动力,而“惟精惟一”的工匠精神,则是西凤酒传承千年、品质为上的内核所在。

品质依然是消费者最易听懂的语言

西凤酒的品质提升之路,既是形成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”的全链条发展理念,形成“一粮一滴可追溯”的高效能、高品质酿造体系,也是基于传统酿造工艺而形成的现代化品质表达体系,譬如“16999”数字化表达体系,涵盖“一年一周期、六个阶段、九次发酵”的传统工艺创新过程。

在新的品质提升与科技创新的体系下,传统技艺如“混蒸混烧续渣法”“老五甑”及酒海等古法被保留并优化升级。这意味着,西凤酒的品质提升路径,在于继承传统韵味和不断革新、精益求精的“进阶之路”。

从原粮到工艺,从机械化进阶到智能化,西凤酒的“品质提升”之道,既在于对原材料等级的不懈追求,也在于技术细节的精益求精,更在于与时代同步、汲取最为先进的养分。

作为依赖于“水土”的特殊产物,中国白酒酿造品质的优劣,既在于土壤、气候、温湿度、自然菌群的结合,也在于原产地的水质和原粮。

为此,西凤酒在关中平原原有高粱品种的基础上,积极引入强大的科研力量,力图培育出“最适合酿造西凤酒的高品质原粮”,并进一步展开“西凤酒专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技术研究”“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”。
 

2023年,西凤酒携手国内科研机构共同培育的“红甸子高粱”正式亮相,这款原粮被专家称为“为西凤而生”。

“红甸子高粱”具有多重优势,譬如抗逆性——抗旱、耐涝、耐盐碱、耐瘠薄、耐高温、耐冷凉、抗病、抗虫害,这在北方地区非常重要;譬如最为适宜酿酒——它的总淀粉含量、之链淀粉含量高,蛋白质、单宁含量适中,是酿造白酒的最佳产物。

尤其是这种高粱发酵酒醅中微生物种类丰富,含白酒发酵的优势菌种乳杆菌和酵母菌,更适宜于酿造凤香型白酒。

原粮只是构成品质基础的一个层面,西凤酒同样在标准化与智能化层面追求与时俱进。

2024年,西凤酒主导的《西凤酒特征风味物质形成机制与调控》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,以此建立“年份-风味-品质”对应关系,为老酒分级提供科学依据。

原粮与标准化,构建了西凤酒的品质基础,而生产发酵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控和打磨,才是影响品质优劣的关键所在。为此,西凤酒以“智能化”为抓手,开启白酒行业“工业4.0”进程,以此来确保每一个工艺进程与每一个环节的精细无误。

在生产上,西凤酒依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,建设原料溯源、仿生人工制曲、自动化酿酒、智能机器人品评勾兑、智能灌装和仓储物流等智能生产体系,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全覆盖,将白酒品控管理推上了新高度。
 

同时,西凤酒积极拥抱数字化,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市场分析和消费者洞察,构建了“自主经营+经销商+互联网”的多驱动营销模式,精准地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体对品牌的认知和需求,使企业资源在效果营销上得到高效释放。

以“出海”打破存量空间

2024年12月举办的企业家博鳌论坛活动期间,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西凤股份公司董事长张正明确表达了西凤出海的意图:“西凤酒通过‘文化+品质’双轮驱动,成功打入国际市场,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。”

这意味着,西凤酒在品牌出海层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
“存量市场的特征是总量有限,在有限的空间下,各个品牌竞争激烈,企业的腾挪空间越来越小,想要获得持续性成长,就需要另辟蹊径,要在挖掘原有基础市场潜能的基础上,另外寻求新的增长空间。”马斐认为,在白酒业产能逐年下降、销售收入增长大幅下降的背景下,未来数年,若单纯依赖国内市场,已经无法获取理想化的增长指标。

从另一个层面来看,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,中国民族企业所积蓄的文化势能、品牌势能,正在达到爆发的临界点,需要找到合适的释放空间。

在这种态势下,向外而行、品牌出海就成为中国名酒的必然选择。
 

张正也在博鳌论坛上指出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成为高品质、高质量的代名词,不断在世界舞台彰显中国品牌的世界魅力。

事实上,以西凤酒为代表的“国潮”品牌,正在引起国外消费者的注意。2023年举行的“中国-中亚峰会”上,红西凤(52度红西凤酒·珍藏版)代表家乡味道,作为国宴用酒招待宾朋,与世界分享醇香典雅的幸福味道,展现了泱泱中华的待客之道和文化魅力。

此后,西凤酒不断加大出海力度。

2024年6月,西凤酒授权东南亚五国代理权,并完成柬埔寨金边市的各大零售市场和中餐店铺货,开展了多场品鉴活动及免品活动。截至目前,西凤酒已远销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,获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。

深厚的品牌积淀与强大的影响力,已助力西凤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果。这印证了:企业在国内积蓄的势能,能够帮助其顺利突破国际市场的壁垒,形成以国内势能打开国际市场、以国际市场反哺国内市场的良性循环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酒推厂网-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”的所有文章,均为酒推厂网-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酒推厂网-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酒推厂网-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)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